当前位置:全球化工设备网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市场规模870亿元 虚拟电厂开拓智能计量新场景

作者: 2022年07月15日 来源: 浏览量:
字号:T | T
近日有消息称特斯拉太平洋天然气与电力公司推出虚拟电厂试点项目,特斯拉已邀请Powerwall的家庭用户参与其位于加州虚拟电厂。7月12日上午,虚拟电厂概念股走红,金智科技涨超8%,远光元件、国网信通涨超5%,积成电子

       近日有消息称特斯拉太平洋天然气与电力公司推出虚拟电厂试点项目,特斯拉已邀请Powerwall的家庭用户参与其位于加州虚拟电厂。7月12日上午,虚拟电厂概念股走红,金智科技涨超8%,远光元件、国网信通涨超5%,积成电子、迦南智能、智光电气等跟涨。

  虚拟电厂是什么?

  虚拟电厂概念的核心是“通信”和“聚合”,它不需要实地建厂,但具有电厂的某些属性,其基本应用场景是电力市场。

  如今,世界性的能源紧缺、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分布式电源以其经济、环保的特点而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采用,但分布式电源分布不均,容量小,难以大规模并网。虚拟电厂则为解决分布式电源并网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实际上,虚拟电厂并未改变每个分布式电源并网的方式,而是通过先进的控制计量、通信等技术聚合分布式电源、储能系统等不同类型的分布式能源,然后通过更高层的软件构架实现多个分布式能源协调运行,更有利于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及利用。

  这种方法不需要对电网进行改造,就能够聚合分布式能源对公网稳定输电,并且提供快速响应的辅助服务,成为分布式能源加入电力市场的有效方法。

  虚拟电厂开拓智能计量新场景

  我国是一个工业生产和能源消耗大国,耗能设备应用较多,照明设备、锅炉、制冷空调等都有待提高效率。换言之,我国节能潜力比较大。虚拟电厂对于电力紧张与能效偏低之间的矛盾,起到良好的缓解作用,在我国有着庞大的市场潜力。

  虚拟电厂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协调控制技术、智能计量技术以及信息通信技术。其中,智能计量技术是实现虚拟电厂对分布式电源和可控负荷等监测和控制的重要基础。以智能计量技术为核心的智能计量系统可以自动测量和读取用户住宅内的电、气、热、水的消耗量,并以此为虚拟电厂的调度和生产提供依据。

  作为自动抄表的延伸,自动计量管理和高级计量体系能够远程测量实时用户信息,合理管理数据,并将其发送给相关各方;对于用户而言,所有的计量数据都可在电脑上显示,能够直观地看到自己消费的电能以及相应费用等信息。

  随着智能计量技术在电力市场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电力计量设备生产企业要积极自主研发新技术。首先,要重视电力计量设备的核心原件的研发,实现电力设备的智能化,比如加强继电器自我识别、校正、修复等功能;其次,运用现代化通讯设备及时预测、排除故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尽量选用可靠性强、开放性的电力计量模块,提高信息收集整理速度。

  国家加速建设,企业纷纷布局

  近年来,我国多地加速推进虚拟电厂建设。山西省发布全国首份省级虚拟电厂实施方案,《虚拟电厂建设与运营管理实施方案》明确虚拟电厂的类型、入市流程、技术规范等要求;《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电力发展规划》首次将虚拟电厂的建设纳入电力发展规划中。

  事实上,虚拟电厂已在多地投入运营。6月30日下午,浙江电网自主研发的智慧虚拟电厂平台正式投入商业化运营,温州鹿城银泰充电站在收到智慧虚拟电厂平台调控需求后,通过精准调控充电负荷,完成200千瓦的调控目标;去年9月,广州市虚拟电厂顺利完成了基于电网实时运行状态的负荷资源精准调节,标志着南方电网首个市级虚拟电厂正式投入运行;2020年12月,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虚拟电厂正式投入运营,聚合15.4万千瓦可调资源参与华北电力辅助服务市场。

  我国虚拟电厂目前处于从零到一的起步阶段,东北证券研报认为,我国虚拟电厂年收益规模或将达到870亿元。在此背景下,多家企业纷纷布局,国能日新推出了电力交易辅助决策支持系统、虚拟电厂智慧运营管理系统、分布式群控群调(电网侧)、储能智能能量管理系统,目前已有两个项目落地;远光软件虚拟电厂平台类产品已经在相关虚拟电厂示范项目得到应用。

  近日,有不少上市公司在投资者平台上表明,公司相关服务和产品可以应用在虚拟电厂领域,浙大网新、东方电子等公司先后新增“虚拟电厂”概念。

  我国虚拟电厂的建设起步较晚,专家认为,针对中国实际,相关部门应合理规划虚拟电厂的范围及职能,积极推进相适应的电力体制改革;布局虚拟电厂安全稳定性理论、规划设计及其关键技术、核心材料与器件、关键装备的研究,并适时开展示范工程试点的建设。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机经网责编:heyan)

全球化工设备网(http://www.chemsb.com )友情提醒,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全球化工设备网!违者必究.

标签:

分享到:
免责声明: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或者作者自行发布,本网发布文章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给访问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同时本网亦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适当处理!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