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全球化工设备网 > 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唐伯虎名画与消防泵的往事

作者: 2021年09月16日 来源: 浏览量:
字号:T | T
在上海博物馆里,珍藏着“风流才子”唐伯虎的传世作品春、夏、秋、冬四幅图轴。这四幅图轴辗转进上海,是一台手揿消防泵做的媒介。这四幅画是清代末年昌溪古村某村民收藏的,他临死前怕此画流落他处,提出由祠堂收藏

在上海博物馆里,珍藏着“风流才子”唐伯虎的传世作品春、夏、秋、冬四幅图轴。这四幅图轴辗转进上海,是一台手揿消防泵做的媒介。

泵阀制造网 src="http://images.pv001.com/news/2021-9/15/20210915215823122312.jpg">

这四幅画是清代末年昌溪古村某村民收藏的,他临死前怕此画流落他处,提出由祠堂收藏,成为祠堂财产。

泵阀制造网 src="http://images.pv001.com/news/2021-9/15/20210915215810661066.jpg">

昌溪古村位于安徽省徽州(今黄山市)歙县南乡,有“歙南第一村”的美誉。从村头到村尾,整整六华里长。徽派建筑鳞次栉比,古树名木生机盎然,两条溪流穿村而过。

悠悠岁月,古村积淀了厚重的文化,留下了精美的建筑和珍贵的文物。

村里密集的建筑物都是砖木结构,火灾危险性大。

为了防范火灾,村中自古建立了一套全面的消防机制,例如为建筑建防火墙,家家户户备水缸,冬天村里有人打更巡查,一旦有火警及时警示呼叫等等。

村中还建立了一支义务消防队,每年进行操练。一旦有事,消防队立即出动,曾成功地扑救村里多起火灾。

清代末年,村中购买了一台德国制造的手揿泵,几十年里它在火灾扑救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解放初期,这台水龙因破旧不堪使用,亟待更新。昌溪人看上了上海震旦铁工厂制造的手揿消防泵,想买一台替代原来的德国产品。

可是村里缺少买泵的经费。昌溪人毅然决定用珍藏在祠堂中的四幅唐伯虎名画卖给上海博物馆,用卖画的钱买消防泵。

1957年,上海博物馆花了1600元买下这四幅画。

如今看来,这实在太便宜了。可上世纪50年代,各单位的经费都很拮据,上海博物馆能拿出一千多元买画已经不容易了。

1978年,歙县博物馆恢复建制,新上任的胡承恩馆长对吴氏支祠收藏百年的唐伯虎四幅画轴卖到上海博物馆十分惋惜。家乡一度拥有的名画无缘保存确实难以接受。

1985年,胡馆长终于禁不住向上海博物馆提出,能否让这四幅画重归故里,由他们收藏,结果当然被拒绝了。

好在昌溪用卖画的钱买来了手揿消防泵和其他消防器材,它们在保卫昌溪的消防安全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后,昌溪古村消防队用上了灭火效率更高的手抬机动消防泵,替代那台震旦的手揿消防泵,但村民们还是把它很好的保存起来。

十几年前,公安部消防局为了筹建中国消防博物馆,在全国征集消防文物。昌溪人就慷慨地把这台手揿消防泵捐赠给中国消防博物馆。

2010年11月9日,中国消防博物馆开始试运行。昌溪人捐赠的那台手抬消防泵陈列在博物馆的文化传承展厅里。

讲解员在介绍那台消防泵时,往往会讲昌溪人用村里的传世之宝换泵的故事,以此教育参观者,保卫一方消防安全有多么重要。

你的家乡如果也有关于消防安全的趣闻轶事,请在评论区留言,我们把它介绍给大家。

文 | 范强强 图 | 来自百度图片

范强强,中国消防协会理事、中国消防协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原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普及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原公安部上海消防研究所信息研究室主任。曾在《文汇报》、《人民公安报》、《中国消防》、《消防科学与技术》等报刊发表论文、译文200余篇,并担任《英汉汉英消防词典》、《英汉消防词典》、《国外典型火灾灭火战例选编》主编,《财产保险和火灾风险管理》副主编,《灭火手册》、《防火手册》编审,美国《消防手册》中文版编审,《阻燃剂化学及其应用》等5本专著的作者。

全球化工设备网(http://www.chemsb.com )友情提醒,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全球化工设备网!违者必究.

标签:

分享到:
免责声明: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或者作者自行发布,本网发布文章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给访问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同时本网亦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适当处理!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