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全球化工设备网 > 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我国科学家发明单分子电致化学发光显微镜 突破光学极限

作者: 2021年09月06日 来源: 浏览量:
字号:T | T
目前,单分子研究技术主要包括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光镊技术、单分子荧光光谱技术等。   生物单分子是指一些与生命有着密切关系的有机低相对分子量化合物,包括氨基酸、脂肪酸、糖、嘌呤、嘧啶、单核苷酸、卟啉、AT

  目前,单分子研究技术主要包括原子力显微镜技术、光镊技术、单分子荧光光谱技术等。

  生物单分子是指一些与生命有着密切关系的有机低相对分子量化合物,包括氨基酸、脂肪酸、糖、嘌呤、嘧啶、单核苷酸、卟啉、ATP等高能化合物。它们是构成生物高分子的基本成分,可以说生命单元的基本功能主要取决于单个大分子。单分子实验是从本质出发解决许多基础科学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化学测量学面临的一个极限挑战。

  8月12日,《自然》封面刊登了中国科学家单分子实验成果。浙江大学化学系研究员冯建东团队发明了一种直接可以对溶液中单分子化学反应进行成像的显微镜技术,并实现了超高时空分辨成像。研究团队首次实现了单分子电致化学发光信号的宽场空间成像;并在此基础上成功突破了光学衍射极限,第一次实现了电致化学发光的超分辨成像。

  这项单分子电致化学发光显微镜技术不需要光激发即可实现单分子超分辨成像,化学成像和生物成像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未来,这项显微技术将作为一项研究工具为化学反应位点可视化、单分子测量、化学和生物成像等领域提供新的可能,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同一期上,《自然》期刊专门邀请了领域专家对这一突破性技术的前景进行了亮点评述和报道。

  近年来,我国科学家在科技创新与突破上,屡屡突破。以浙江大学为例,截至8月11日,浙江大学2021年已在《Nature》,《Science》和《Cell》三大国际性科学期刊共计发表十四个原创性研究成果。而纵观我国2021年,中国航天员首次进驻自己的空间站、“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嫦娥五号”实现地外天体采样……一项项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相信随着“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未来会有更多科技前沿成果展现。

 

 

 

全球化工设备网(http://www.chemsb.com )友情提醒,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全球化工设备网!违者必究.

标签:

分享到:
免责声明: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或者作者自行发布,本网发布文章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给访问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同时本网亦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适当处理!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86-571-8897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