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全球化工设备网 > 资讯 > 企业动态 > 正文

中原油田:优化岗位配置 激活“一池春水”

作者: 2020年05月06日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浏览量:
字号:T | T
4月下旬,中原油田天然气处理厂从各兄弟单位借聘来的167名技能操作人员踏上了奔赴陕西榆林的征途,为该厂新签长庆上古天然气处理总厂开机及运维项目注入一股新的力量。

4月下旬,中原油田天然气处理厂从各兄弟单位借聘来的167名技能操作人员踏上了奔赴陕西榆林的征途,为该厂新签长庆上古天然气处理总厂开机及运维项目注入一股新的力量。

近年来,中原油田持续推进油公司体制机制改革,实施专业化、信息化、一体化管理,采油区“瘦身健体”初见成效。同时,“四供一业”移交后也有部分员工等待安置。2019年6月,油田在文留采油厂文南采油管理四区建立人力资源再优化试点,让“四供一业”待安置人员充实到采油区,再将采油区多余员工充实到外部市场,实现了员工向优质项目、高价值岗位流动,畅通不同工种人员流通渠道,探索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经过近一年的时间和探索,收到了较好成效。

打破壁垒 迫在眉睫

文南采油管理四区实施油公司改革后,管理着24个油水站和257口油水井,用工总量由126人缩减为96人,同时信息化建设完成后,“三标”建设、资料整理等辅助性工作较多,“高技能”的人干着“低技能”的工作,面临人力资源利用率低、员工收入偏低、工作积极性不足等问题。另外,“四供一业”移交后,水务分公司也在为年龄偏大、转岗困难等不适应外部市场的员工岗位安置绞尽了脑汁。

尖锐的用工矛盾逐渐凸显,为有效打破不同业务人员流通的壁垒,中原油田积极探寻采油管理区的运行状况与员工的真实思想动态,深入剖析基层效益指标上不去、人员出不来的根本原因,以敢于‘改’的精神和‘破’的勇气,让人才流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

深度置换 有序流动

为进一步精干核心业务、深化人力资源配置,中原油田在文南采油管理四区建立人力资源优化试点,通过与天然气处理厂和水务分公司两家单位结合,启动了两个项目。

一是水务分公司成立供水文南项目部,选派30人到文南采油管理四区,承揽该区的三标业务和应急工作。二是文南采油管理四区优选出30名技能操作人员组建文南管理四区元坝项目团队,与天然气处理厂签订借聘协议,奔赴天然气处理厂元坝项目部“外闯”创效。

“通过磨合,我们和水务分公司的员工实行‘一家人’的管理模式,成功地摸索出了外包业务‘四步骤工作法’。经过近9个月的实践,项目运行有序高效,高质量完成了我们区井站‘三标’工作提升任务。”文南采油管理四区经理姜永清说。

在元坝气田,文南采油管理四区元坝项目团队分别承担油品化验、轻烃操作、综合计量等工作。疫情防控期间,在暂未制订员工轮休计划的情况下,7名员工坚守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一线150天,积极发挥团队作战优势,获得了甲方一致好评。

一个举措 多方受益

“去年我的收入增加了近一倍。”文南四区元坝项目团队成员赵延波高兴地说。供水文南项目部的张绘玲表示,在文南采油管理四区工作一年,她的收入也增加了一大块。

通过人力资源再优化试点项目运行,文南采油管理四区走出去的员工、留下来的员工及供水文南项目部员工的收入都有了大幅度提高。同时,文南四区年节约人工成本275.56万元,供水文南项目部年增收264万元,形成了一个举措、多方受益的良好局面。

该试点实施后,不仅激发了水务分公司人力资源活力,增加了老区创收创效手段,还进一步解放了油田主业技术工人,增强了外闯创效的能力,从根本上提高了员工的收入,挖掘了员工的内在潜能,激发了员工工作积极性。

在制度上,打破油田层面工种限制的瓶颈,为“四供一业”转型发展后的人力资源利用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为进一步深化采油区油公司体制机制改革,为油田全面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黄莹莹 吴凯)

全球化工设备网(http://www.chemsb.com )友情提醒,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全球化工设备网!违者必究.

标签:中原油田 元坝气田

分享到:
免责声明:1、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或者作者自行发布,本网发布文章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给访问者,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同时本网亦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2、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作出适当处理!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86-571-88970062